也許平時就有在閱讀相關歷史類書藉的人會有更加深層更多樣的見地,我在這本書看見的,是一個被遺忘,掩藏的共同記憶,而龍應台女士則扮演著鍥而不捨的探求者。
(這段歷史,我想一定有學者曾經去考究追求過,不過像我這種市井小民,閱讀一本文學作品遠比看一堆研究文章來的輕鬆寫意。)
「每個人都是一枚活著的歷史私章」,她從經歷動盪,戰亂仍存活下來的人們去試著挖掘在歷史記載中也許僅短短數行文字下的真實情境。
沒有什麼事物能比最直接的話語打動人心,即使她已沉澱了每次對談中那過分情感的部分並去蕪存菁以簡潔的方式書寫要點,但那時代帶來的悲傷是怎麼藏也藏不住的。
不難理解在面對這些活歷史背後沉重的無奈時,一名必須心思細膩的文人作家得付出多大的努力才不至於被那情感上的共鳴給擊垮。戰爭的殘忍是如些地理所當然,而我們又無法對此視若無睹。
悲從中來啊……
p.s.我很慶幸龍女士在本書的身分只能算是個代言人,對於她那三不五十便來句「試問……」「我請問……」的反問語氣我個人是讀得很倒彈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