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本「奧杜邦的祈禱」能印證之後伊坂獨特的個人風格,使用元素與手法。一開始主角前半集在荻島上到處參訪、認識居民跟一些古怪的習慣,雖然回頭檢視會發現這些都其來有自,不過讀者能感受到伊坂所描繪出來的圖像之前,前半集的組織會讓人感覺滿隨便的。
這個故事就跟劇中所提到的混沌理論相似,每個元素都對故事有所貢獻,事出必有因,伊坂是用了有點作弊的方法,但是案件確實是靠所有參與者來完成的。馬後砲式的「一切都在計算中」的寫法我其實不是很喜歡,不過這小說的說服力有營造出來,我也就接受了。故事的後半段我也看得滿起勁。
有意思的是,伊坂雖然對推理小說中的偵探僅能在事後挽救覺得可惜,不過在「奧杜邦的祈禱」中的「殺人」卻變成了所有島民能接受的「制裁」,更不用提對讀者來說稻草人被謀殺是多麼難以感同身受的惡行。就像在「死神的精確度」一樣,死亡只是個既定行程。帶給讀者的這分冷靜,我忘了是哪位說過「推理小說家是最能若無其事地殺人的職業。」了。(笑)
伊坂的作品確實讓人讀的輕鬆,但我現在開始懷疑那分輕鬆後面藏了多少東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