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1日

這一年

  當然是指國軍Online的這一年,筆記本上的記事是從「有關甜食」到「最後一篇」,當然發出來的跟手稿不完全相同,標題也不一樣,原本是一篇的也拆成好幾篇。時間是從第一篇的2009/11/14到最後的2010/06/10,如果是以實際入伍時間來算,那麼從「Jubeat Ripples」就開始了。

  終於有種把事情做完的感覺。

最後一個

  補洞文章最後一篇,筆記本編號第100頁,不過我記得這一篇是為了騙自己的頁數才拗出來的。時間是2010/06/10,退伍前一個星期。

  「不要去在意該得到什麼,而是去反省失去了什麼。」
  「活得太貪婪太過期待,會讓自我失去平常心。」

  騙完了耶。

已完結Ⅲ-文學少女

  野村美月著,本篇全八冊,後來再出的愛戀插話集與見習生系列都沒看,說老實話也不想看了。

  「打了大半場的好球」,這是我對這作品的評價,相對於拉尾盤的「琦莉」,「文學少女」終盤收尾收尾實在不盡人意,扣掉個人對劇情好惡的因素……不,我想這大概扣不了吧。(苦笑)

  在角色設計上,遠子學姊實在是非常的亮眼,不僅僅是吃書的怪癖,同時也能用各式各樣食物的味道來形容作品給人的感覺,這種描述的手法實是別出新裁,裝飾在文章之中能給人清新俏皮的感覺,趣味性十足。而主角井上心葉則在故事一開始就背負著一顆不定時炸彈,這也勾起讀者想一探究竟的好奇心。配合插畫家竹岡美穗的畫面讓故事更增添了幾分文學氣息。

  野村每一集將故事與某文學著作相連結,利用文學作品傾注的豐富感情去刺激劇中角色們的內心,「文學少女」本身就像是作者的讀書心得的具體表現,這種充斥著情感撞擊的故事走向在主角所隱藏的炸彈爆發後(本篇第五集),瞬間讓人有燃燒殆盡的虛脫感。作為收尾的遠子學姊篇,比起先前幾次如狂風暴雨般的激昂則顯得有些壓抑過度。加上七瀨在終章冷不防被主角來個大逆轉,相對於各集中終於超脫心魔的眾角色們,要給她一個最悲情女角的后冠一點也不為過。

  (說到底,就是這個遠子學姊的逆轉全壘打一口氣把個人的好評打成普評,七瀨輸得沒來由啊,再用半集左右的篇幅說明我就接受,可惜沒有)

  不過說了這麼多不中聽的壞話,「文學少女」系例依然是值得一讀的好作品,每集交錯的黑色情感反轉為前進的動力,在悲傷痛苦後總是留下溫暖,對生命充滿的喜悅與希望抱持著信心。喜歡這類型作品的人都適合跟遠子學姊一同推測事件的真相哦。

杉井光日

  這天我讀了「離別的鋼琴奏鳴曲4」跟「神的記事本4」2本小說,作者正好都是杉井光。(不過我一直把書名記成神的筆記本啊,難怪找圖的時候都找不到東西)

  「奏鳴曲」最後一集,戀愛部分終於凌駕於音樂之上,變成用音樂來去烘托危險的四角關係,閱讀過程中幾度被杉井描寫聲音的筆法搭配當下情境所震懾,扣緊心弦,反而是越到結局越缺少了修羅場般劍拔弩張的魄力了呢(笑)

  遲鈍搞瞹眛也是會害死人的,主角直巳的鈍感令人想出手痛打他一頓,杉井這一擊,狠狠地幫讀者出了口怒氣啊。(雖說最終仍是王道配對),那張比伯芳心寂寞俱樂部實在是本集關鍵大爆點。從春天一路種下的危險因子一口氣爆發出來,爽快,確實是爽快。

  相較之下,「記事本」的主角鳴海在這集卻一反常態,不僅能幹,還有能與第四代、煉次打對台的氣魄,就算懦弱的本性仍在,但也完全被突出的表現給比了下去,經過前三集的大風大浪,讓鳴海的內心確實的成長了吧。另外,愛麗絲身著和服出面說明真相,及自嘲前三集她所堅持的偵探的禁忌,這些改變對照杉井在「奏鳴曲」某集後記的說法,也許也是他自身心境上有所改變了吧。

  相對於「記事本」本篇的劇情,將其與「奏鳴曲」兩相對照下,意外地能發現一些有趣的小地方。首先當然是前三集中沒有的音樂元素,搖滾樂、Les Paul電吉他、黑鶇等等,接連兩本看下來,就算是同一作者,我也不得不懷疑這是「奏鳴曲」流下來的「遺毒」啊(笑)。

  再來,本集愛麗絲提到了「話語」的必要性,因誤解而導致分離的直巳與真冬,跟為了解開誤會而當面對晤的鳴海,走在同一線上相反方向的兩個故事,出自同一作者之手的這二部作品,我該去查一查成書時間了嗎。(笑)

  註:「奏鳴曲4」出版日-2008-12-05
    「記事本4」出版日-2009-07-10
  在這其間發表的作品有劍之女王與烙印之子1、櫻色家族3等等,雖然說以作品性質來說跟上述兩者均不同,也在不同的出版社發表,不過猜測畢竟只是猜測嘛。而且他的其他作品我都興趣缺缺就是了,也許該找來看看來檢證檢證。

2010年12月30日

已完結Ⅱ-琦莉

  借用了日版封面,不過我當然還是看台版的,雖然很想找張不錯的圖,但是難啊,這作品在台灣真的是沒什麼人氣,台角66折的書單裡總是看的到她的身影。(我一向認為66折的書=賣不好得促銷的書)

  壁井ユカコ著,全九冊。少女、不死人和收音機幽靈的故事,雖然我還沒複習第二遍,但是我能確定這是一部倒吃甘蔗的小說,尤其是最後一集的收尾讓我不禁感嘆「能拜讀完這套作品,是我賺到了。」

  作者壁井老師在後記中不僅一次提到「琦莉」這作品的主題到底是什麼,她們長達數年的旅途所遇見的人事物不單單地改變了劇中的人們,也影響了陪著她們一路走來的讀者們,當她們的旅程即將到達終點時,身為讀者的我們卻有種放不下的感受。(笑)

  我想琦莉並不是一部有著獨特的世界觀,或是人物設定具魅力的作品,雖然帶著些許靈異與奇科幻的要素在,但實際上是個很樸實、不起眼的故事,壁井將旅途上發生的大大小小之事慢慢地反映在角色的行動與思考上,這種綿密連續的變化不到最後關頭,威力是無法徹底爆發出來的。而個人也確實在最後二集內連續被擊敗了二遍。(笑)

  為了讓哈維了無遺憾地說出最後的一句話,壁井老師用了整整九集來完成這件事,雖說書名以琦莉為題,但真正的主角果然,還是哈維呢。

已完結Ⅰ-仰望半月的夜空

  故事總該告一段落,要不就給個交代,我想這是作者應對讀者負起的責任,有些作品讀者們望穿秋水也等不到一個東西,真是滿痛苦的。不過我並不是要提這些有的沒的,我只是想重新檢視我擁有的那些已完結的輕小說們而已。

  仰望半月的夜空(原文:半分の月がのぼる空),以下簡稱半分月

  橋本紡著,全八冊,不過本篇故事在第六冊的時候就算結束了,後二冊則包括了令人期盼的後日談與一些外傳性質的短篇集。在輕小說界,半分月真的算是不讀可惜的作品,我很慶幸能遇見這個故事。

  受到以前看漫畫的影響*,我還滿喜歡發生在醫院裡的愛情故事,只是很多時候,這種題材最後都是一翻兩瞪眼,不是死就是活,而半分月卻選在那不知該稱為希望,還是絕望的模糊地帶下作結,這種複雜的韻味我想是這作品令人喜歡的一大特點。

  (前幾年有滿多日劇跟電影是用不治之症作主題,雖然這種和病魔對抗的題材確實是滿能催淚觀眾的,但意外的,我卻很討厭這種作法。回想起來,我喜歡的作品中,疾病總不是被當作主軸來描述,也許這就是兩者的差別了。)

  在去年(2008)年初時,又把它從書櫃中拿出來複習了一遍,第二次閱讀確實感受到自己又接近了一點藏在故事中,那細膩的描述筆法。在普遍存在「怪力亂神」的輕小界中,半分月的「平凡」反而讓它受人注意。(即使它在人物設定與劇情安排、描述仍舊不脫輕小說式的範疇),彷彿要述說著什麼卻又閉口不提隻字片語,用角色們的故事帶出劇情的主旨,那些劇中的對白,是角色們所體悟的,也許也是橋本老師想透露的吧。

  某V氏友人有好一陣子(日版小說仍未完結時)的簽名檔是「命をかける、あなたのものになる。」(台譯:我要拼上性命,成為你的人),我能理解這種行為是其來有自的。

  *註:這裡是指日本少女漫畫家日高萬里的作品,秋吉家系列中長男秋吉千鶴的故事。

2010年12月28日

黃昏色的詠使

  雖然是第十集的封面,不過這篇寫的是系列作感想,說實話這套作品要個人每集每集寫心得,除了懶,還是懶。而且都看完整套了還分開來寫,以前沒作的事情,現在也沒必要補了。

  「黃昏色的詠使」整套十集看下來,雖然幾次被感動而眼眶泛紅,但整體評價我只能說還好而已。這不禁讓我想起來「是啊,這畢竟還是富士見Fantasy文庫出版的書籍。」

  (這不是說富士見出的書就不好,而是這文庫的書系調性跟我真的不是很合)

  第一集凱因茲跟伊芙瑪麗二人跨越了十數年的約定跟吟詠式、讚來歌譜成一個動人夢幻、氣氛十足的愛情小品;而第二集艾達內心在祇祓民與名詠士之間的搖擺不定與苦惱,從反方向的角度詮釋世界觀,個人尤其喜歡祇祓民用來鼓舞自身士氣所唱的讚來歌,將艾達堅定的意志發揮得淋漓盡致。至此,我都認為「詠使」處在一良好的發展與氣氛營造上。(基本上這時候我認為詠使是以營造氣氛見長的小說。)

  到了第三集,世界觀開始加速膨脹,過去十數年裡不為人知的插曲、計畫、陰謀逐一浮出台面,打散了原先建構在心靈、人格成長上的故事基調,接下來好幾次整本小說僅是藉角色之口說明世界設定,說實話,那幾集真的滿無聊的。更勝主角兩人那流於俗套(作者的筆法反而更突顯了過於做作)的感情戲。
  
  無法超越被時間、空間所阻斷的舊約二人的新世代,故事越進入後期我看書的速度也越來越快,用適當的字眼來評斷這部作品,我會很不留情的給予「雞肋」兩字。實在是可惜了前兩集營造出來的空靈感。

三合一Ⅱ

  一、我自己語錄篇
  「其實我總覺得現代人真是太害怕寂寞了。」
  某S氏友人對這句話的給了「超カッコイイな、おい。」的評價,雖然我不知道這撃中了他的什麼點,不過被這樣子形容實在是有點不好意思。(笑)

  會說出這種話,事實上我只是感覺到我也是現代人而已。(嘆)

  二、我自己語錄篇
  「包括我自己在內的現代人,都有種過度自以為是的傾向。」
  網路世界的居民們說起話來都太容易有攻擊性了,當然我也逃不了……但是總不能要求人人都得面對面交談吧,雖然我還是喜歡後者就是了。

  三、數字篇?
  最近搭了某人的順風車去捷運站,途中剛好經過統一集團旗下的加油站,在排隊等待洗車(人工洗車,等前車等了滿久的)的時候聽見了工讀生講解加入該加油站的會員能得到優惠方案。除了洗車較便宜外,入會先送3000會員點數,之後每加一次油送4500點,累積10000點就能免費洗車一次。

  我只是在想,把3000、4000、10000換成30、40、50,或是300、400、500,再不然來個30000、40000、100000其實都是一樣的意思,那為什麼會是3000、4000、10000呢?

  之後沒多久就給了一個自己能接受的解釋了,車都還沒洗完呢。

  我想也許千位數字正好位在台灣消費水平上的「多」吧,如果「太多」到萬位數的話反而讓人覺得不真實了,而十位數跟百位數則是「不夠多」,就像誠意不足的禮物一樣。

  是不是這樣我當然不知道。
  

2010年12月22日

寫作風格Ⅲ(有川浩)

  某Y氏友人在看完她寫的「鹽之街」後問我「這跟言情小說有什麼不一樣啊?」

  畢竟我言情小說沒看的他多,用我自己對言情小說的刻版印象來思考,真要說起來,其實差不多就是那樣吧,有川浩自己也說過,要她不寫男女戀愛,就等同要她去死是一樣的。只是和言情小說相比之下,有川浩畢竟不是將戀情當作主軸來創作。

  在「圖書館系列」和「自衛隊三部曲」裡,可以明顯的看出有川浩她異常喜愛的組合,就是「熱血偶失沉著的年長男性」配上「意志堅強具行動力的女性」,不免讓人懷疑這是她本人對理想戀愛的投射作用了(笑)。而她的故事走向則是四平八穩的,沒有太大的高潮迭起,沒有意外的展開,當然也沒有多大的意外性,事件就是一步一步的邁向解決之道。不管是主劇情,或是戀愛部分,用「王道」來形容應該算是恰到好處吧。

  (像是我拿海之底給某G氏友人看後,他對於自衛隊過於威猛一事難以接受,沒有大怪獸跟超兵器存在的大怪獸電影,不夠刺激呢。)

寫作風格Ⅱ

  第一次接觸是「死神的精確度」,那時候金城武主演的電影版還沒上映,不過說實話,個人並不覺得死神的精確度有特別好看到哪裡去,在那之後有好一陣子沒有再碰他的作品,這次接觸並沒有讓我了解伊坂的寫作魅力,這個作家幾乎就這樣被我給忘了。

  後來再次拿起他的書已經是好幾個月後的事情了,因為東野的書已經都看得差不多了,輕小說的部分除了固定的幾位作家外也沒有特別吸引人的書籍,加上先前在紀伊國書看了半本的「家鴨與野鴨的投幣式置物櫃」,便再次的注意到伊坂這個作家。

  從「家鴨與野鴨的投幣式置物櫃」開始,接下來是「Lush Life」「魔王」「Fish Story」,最近看的則是「Golden Slumber」,伊坂很常使用「同一時空下不同的人事物」跟「不同時空下,相同的人事物」這兩個元素,在那些打散打亂的時序中,遵守這兩個規則而發揮出他筆下特有的趣味及意外性。

  獨步出版社在介紹伊坂時用的文宣是「愛與和平好青年」,除了他故事本身的走向與風格外,我想他的文字會給人這種印象的原因是在於伊坂會給予自己的角色們未來,即使這些角色們自己本身的故事已告一段落,他們仍會在其他的時空下繼續其人生,或發揮影響,讀者閱讀起來便倍感親切了不是嗎。

2010年12月19日

寫作風格Ⅰ


  當然,這絕對不是指我的寫作風格(我有那種東西嗎?),而是指平常習慣去閱讀的作品的那些作者們。

  雖然沒辦法像天野學姊那般有模有樣地用食物的味道來比喻(某V氏友人也常用食物打比方),不過我想身為一名讀者,自我感覺良好地分析作者的寫作風格也算是該盡的義務吧。

  只不過,我能拿來作文章的作家數量實在也沒幾個……畢竟我的閱讀量遠不及我講過的廢話多……

  東野圭吾
  東野老師是我開始大量接觸日系推理時所遇見的第一位作者,在臺灣他的作品的翻譯本也很多,大部分的時間裡,除了輕小說外,我最常看的就是他的書。

  將「最後一行的意外性」及「社會派作者」這兩個眾所皆知的特點先放到一旁,我想東野老師的作品給我最大的感覺就是「冷酷無情」了,就像是一把出鞘的刀,劈向書中的角色們,同時也揮往正在閱讀的我們身上,而且很可惡地,東野老師常會忘了收刀回鞘。

  看東野老師的作品常常會「傷神」,我第一次接觸的時候就選到了「秘密」這本令人難過不好受的書,接著「惡意」「白夜行」「嫌疑犯X的獻身」……等等,「不圓滿」甚至是「破碎」的氣氛總是在作品中揮之不去,就像是你駐足停留,聽老者述說著滄海桑田,他放下了,而你放不下。家庭、愛情在東野的筆下似乎都像是傷人的利器,只讓人喘不過氣。讀者觀賞主角發掘出真實真相的代價,就是被捲入情感交錯的旋渦之中。

  真的,「很傷神」、「很難過」。

三合一


  小說心得篇(從大江大海到Lush Life)
  「故事不一定要有結局,但要給個交代。」
  「一個事件就是一個故事,故事之後,人生得繼續,歷史也是如此。」

  生活心得篇
  人心會變,受到各種因素影響而改變,變得去順應大環境的變遷,或是小圈子的走向。

  我不知道所謂的入境隨俗到底是否能評斷個好壞,但是那些自己認為是不好的事情就不要去做,被嘲笑,被欺壓的族群不應該用同一種方式去對待別人,找藉口並不會導正錯誤的事實。

  曾要求自己決不要變成怎樣的人,那就得時時提醒自我的行為不要被漸漸地同化,這叫做找回初衷。

  「做正確的事情,然後變得偉大」-日劇,跳躍大捜査線和久平八郎刑警

  閱報心得篇
  「為了一樣東西而失去另一樣東西,那不叫犧牲,而是平衡,因為那是你自己的信念。」-藝人,劉德華

  這番話就是成熟的堅強吧。心有戚戚焉。

Lush Life

  補洞文章持續中,不過看看自己當時的手稿(筆記本),字都快看不懂了……這篇可能是站到快睡著的時候寫的吧。

  Lush Life,伊坂幸太郎著,當下看完整本故事的感想是「Orz(我敗了)」

  令人佩服與驚嘆的點子與寫法,將五條線在有意無意的情形下相互交錯,編織成這部趣味十足的小說。

  刻意地打散時序上的先後,再利用許多小技巧修補的天衣無縫,不禁讓我想起我孫子武丸的「彌勒之掌」,只是本書不像「彌勒之掌」一樣,充斥著作著設計詭計的惡意,而是更多的趣味性及意外感。

  這本書確實是閱讀經驗上的一大突破,能心甘情願的給予最高評價了。有興趣的人找來看看一定是不會後悔的。 

2010年12月18日

自我反省


  『眼中所見並不代表一切,不要過度自信,所見所聞可能都只是事情的冰山一角而已。』
  『我們能看見許多事實,但別忘記眼睛畢竟只有兩顆。』

  (今天看諾曼地大空降第一集的時候發現活人牲吃的主角呢。)

  (不過那個『今天』也已經是半年前的事情了呢。)

宛如隔世

  字面上的意思,就像另一個世界一樣。

  每次放假,站在車水馬龍的柏油路旁時,總有這種感覺;當回到家中連上網路,瀏覽著過去十數天的訊息時,總有著這種感覺。

  好像被留下來了一樣。
  那條分界線每次穿越後都留下了陌生的疑惑,明明曾經熟悉的地方。

  (營區太偏僻了,搭個車還得走個半小時的路…現在回想起來,這大概只是過得太苦悶罷了吧。)

上一篇之後


  離別的鋼琴奏鳴曲中,那座聯繫直巳和真冬的廢棄場和仰望半月的夜空中連結著裕一和里香的,那高掛在砲台山上的半分明月,我不禁把這兩者給重疊在了一起。

  又想起社團的某D氏學長在帶TRPG團的時候曾說過「有些交情,你不冒生命危險去換是得不到的。」

  即使因猶豫而遲疑不決,因害怕而裏足不前,我希望自己能回想起來,那關鍵一步的勇氣該如何地踏出去。

  (……突然覺得這樣子連著寫下來文章的走向和氣氛好像很奇怪,自己覺得很奇怪的奇怪。)

離別的鋼琴奏鳴曲1+2+3


  這篇同樣也是在國軍Online的時候就寫好了,雖然圖片是用日版的,不過我看的還是中譯本,以下是正文。

  充滿青春、音樂與革命的校園故事……話實話就革命而言我是不太了解的,而戀愛部分,我們暫且放到一旁。雖然我很想等第四集,也就是這作品的最後一集出版後再一次寫心得,不過有時候你知道的,某些東西真是不吐不快。

  (當然,以現在的時間點來看,不只是第四集,中文版連番外篇都出完了)

  第一集是一種衝擊,雖然劇情本身是常見的Boy meets Girl的故事,但用了音樂元素裝飾整個作品,包括那具體描繪聲音形象的筆法,讓人一腳就栽進了劇中的氣氛與世界,文字躍動於紙上,或許指的就是這種感覺。讓人不禁想起高中時期國文老師在教授白居易的琵琶行時候的事情了,所謂「以具體事物來描述出聲音的輪廓」也是在那時候所學到的。有名的句子如「大珠小珠落玉盤」,到現在還是記憶猶新呢。

  (相較之下,某神曲系列對音樂的描述真是貧乏到讓人搖頭嘆氣。)

  在第二集中,青春的氣息逐漸追上了音樂的力道,一方面是民音社開始運作,另一方面就是民音社員開始交流,雖然沒有跟第一集一樣有著幻麗的廢棄場,但更多的是心與心的溝通,而青春自在其中,至於戀愛部分,就把它放在一旁不管吧。

  第三集就變成了,戀愛、音樂、青春三足鼎立的局面,呃…還是要說三者水乳交融呢?眾多揮灑青春的活動,而妝點其中的音樂又和戀愛糾纏不清,主角直巳則總是要到最後關頭才能下定決心向前踏出關鍵的一步。

  不過說老實話,這部作品的戀愛部分個人不是很喜歡就是了,其中很大的一個因素就是直巳那神人級的鈍感,不論女孩子們做任何事情都不會聯想到戀愛上頭,一個健全的高中男子……等等他好像一點也不健全樣子。好吧,身為一名男性,太過遲鈍是會讓人生氣的。

  另外一個很可惜的地方就是劇中所使用的任何樂曲,古典的也好,搖滾的也罷,我都完完全全沒有接觸(真要說的話我比較熟悉日系遊戲配樂),只能依賴杉井他的描寫去想像音樂的觸感,而遇到音樂上所使用的專用術語我也只好舉雙手投降了……雖然多多少少影響了閱讀時的樂趣,但我想杉井透過音樂要表達出的情感依然能充分地渲染開來。

  此外,讀後對我最大的影響大概就是我想去買幾張CD來聽聽跟想辦法弄把吉他來練習了吧。

  (不過半年後的現在我都沒碰呢,真是的,也許有一天吧)
  

學長學弟制

  說實話,這篇是我還在國軍Online的時候就寫好了,只是這裡被我自己給忘記了而已,不光是這篇,接下來的幾篇也都是這樣子(笑)

  順帶一提,這個是在2010/3/19就寫好的東西,站哨很無聊的,只好拿點事情來胡思亂想。

  有人總是喜歡說「菜就是要做」,因為做多了才能快速熟悉事情,馬上地進入部隊狀況,我也是這麼認為的,不過這句話就代表了「老了就不用幫忙做」嗎?我總是一直抱著遲疑。

  那時候總有人愛談「觀念」,要新人菜鳥「自覺」,有好一段時間,我都沒想過那個從來就沒人教,出嘴巴的那些人也講不出個所以然的「觀念」到底是什麼東東,後來我想明白了,這真是夠水準的道理。

  一、讓學長出嘴巴,你就輸了一半

  國軍救災是「不待命令,主動救援」,咱們做事也得「自動自發,主動出擊」,讓學長來提點你該做什麼的時候就犯下大忌啦!

  二、讓學長動手,你就該殺

  事實就是這樣,學長都下海去做事,你在旁邊看戲,被黑到天邊去都是自己活該,沒人會同情你,所謂自覺、自覺,到底有沒有自覺。

  總而言之,學長學弟制的精神就是「你不能比學長爽」,你說這「觀念」沒人教我啊?老話一句,「自覺嘛,自覺。」

2010年5月4日

有關プリキュアⅦ


  2010年2月底,FreshPrecure播畢,想當初入伍前連第四人CurePassion都尚未加入,讓我帶著些許遺憾開始國軍Online,時間的流動這麼一點一滴的確確實實,令人略有感觸。

  回到主題上,第四代的Fresh組在表現手段上嘗試了許多新作風,保括更動了些許製作人員,像是音樂由高梨康治接替了初代開始就負責的佐藤直紀、除了畫風改變外,也拉高了身材比例、服裝設計更是大不相同(安全褲不見了!!)、主題曲也不是以往在系列作獻唱的歌手,如五條真由美、工藤真由等人,眾多的改變讓本作初見完全就像是毫無關連的作品。

  劇情風格上也擺脫以往常藉由角色之口直接闡述道理的方式,主角們的學園生活也少了許多,而是大幅地強化戲劇性的部分,諸如第四人化敵為友一波三折的過程、總是意有所指的カオル大叔的真實身分、ラビリンス和メビウス的關連、シフォン的根本、甚至是西南兩幹部漂白,諸多的不同不難看出製作群們企圖創造出不同以往的新(Fresh)precure作品。

  Precure系列一脈相成的那股「真劍さ」,在Fresh中,我覺得只能算是勉強地保留了下來,因為當戲劇化的手段用過頭後,會讓戲虐沖淡了正經的氣氛。這代的主題是「幸福」兩字,我感受到劇組在每一集中嘗試表達「幸福」的形式並非只有固定的形式,每個人有著自己的幸福之路,但自從本代的影子主角東せつな成功漂白後,在這個會移動的幸福象徵下,各個支線所表達的各種獲得幸福的方式都顯得黯淡無光,欠缺力道了……,同時,在整體劇情消化不良的情形下,許多可發揮的點子在舖陳不足的情況下就簡單地一筆帶過了,真是很可惜。(進入ラビリンス後情況更加明顯,太過一廂情願的展開讓人想不吐嘈都難。)

  總體而言,新的嘗試在系列中看起來似乎很特別,但與其他作品相較之下則顯的普通,FreshPrecure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樣。

大江大海1949

  龍應台著,很久沒有打開非小說類的文字作品,除了沒多大興趣外……不,我想這就是最大的原因了(笑),而且會拿起這本書也實在是因為身邊沒有任何能更引起我興趣的東西,但是讀後我認為,這本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確實有它的價值在。

  也許平時就有在閱讀相關歷史類書藉的人會有更加深層更多樣的見地,我在這本書看見的,是一個被遺忘,掩藏的共同記憶,而龍應台女士則扮演著鍥而不捨的探求者。

  (這段歷史,我想一定有學者曾經去考究追求過,不過像我這種市井小民,閱讀一本文學作品遠比看一堆研究文章來的輕鬆寫意。)

  「每個人都是一枚活著的歷史私章」,她從經歷動盪,戰亂仍存活下來的人們去試著挖掘在歷史記載中也許僅短短數行文字下的真實情境。
  沒有什麼事物能比最直接的話語打動人心,即使她已沉澱了每次對談中那過分情感的部分並去蕪存菁以簡潔的方式書寫要點,但那時代帶來的悲傷是怎麼藏也藏不住的。
  不難理解在面對這些活歷史背後沉重的無奈時,一名必須心思細膩的文人作家得付出多大的努力才不至於被那情感上的共鳴給擊垮。戰爭的殘忍是如些地理所當然,而我們又無法對此視若無睹。

  悲從中來啊……

  p.s.我很慶幸龍女士在本書的身分只能算是個代言人,對於她那三不五十便來句「試問……」「我請問……」的反問語氣我個人是讀得很倒彈的。

2010年4月9日

AURA ~魔龍院光牙最後的戰鬥~


  完全沒辦法了解內容,不然就是會產生嚴重誤解的詭異書名。但是看到故事後半時能體會到「這標題下得真是貼切!」,倒吃甘庶的威力不同凡響。

  書中戲謔的氣氛與奇特的展開藏不住主題的嚴肅,看似誇張的劇情和暴走般的角色們反而更讓人心有戚戚焉。這是一本曾經「中二」過的人都該看看的書,尤其是深居在ACG界已久的人們啊,更能夠體會書中所帶來的「樂趣」。那些病入膏肓的角色們的行為舉止,其可憐與可恨之處,簡單想來也就是那樣。

  雖然主角們選擇了「回歸平凡」的道路上,但田中ロミオ並沒有將「中二」這件事當作無可挽回的錯誤(不過到底還是處在面對現實的立場上),老師跟街頭藝術家就是個很好的對比,前者堅持那股「中二」的熱情到底與後者選擇立足於現實社會之中,在極端的例子間其實留有許多曖味不清的地帶讓眾妄想戰士決定。

  至於我,我也認為世界上還是存在著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吧。

  p.s.在寫了「影響」之後看完這本小說,對照自己後更有種感同深受的真實在。

2010年3月30日

影響


  人的心中都有一把尺,像是道德感、價值觀、善惡、美醜、好壞之類用來評論批判的基準,在混沌不明的階段中藉著周遭的影響而明顯,然後,伴隨著成長不斷重覆地刻畫,在我們的思想、行動之中展現。

  我想聊的就是這種影響。

  小時候很喜歡「神龍之謎」這套漫畫,一些勇者鬥惡龍基本的咒文知識和名字從其中學了不少,那時候深受故事劇情、人物魅力吸引,對其中的某句台詞非常的認同。記得那是何布在大魔宮回想起師父教導所採取的行動:「魔法師無論在任何時候都要是隊伍中最冷靜的人。」這句話猶如五雷轟頂、醍醐灌耳,那時候的我馬上決定當作左右銘終生奉行。

  (當時真的是這麼想,而且也那麼做,動不動就提醒自我要保持冷靜、保持冷靜)

  回想起來雖然有點天真,不過檢視現在的自己在性格中「熱不起來」的部分就是在那時候被影響到的吧。

2010年2月12日

とある飛空士への追憶


  雖然標題用原名,但實際上我是看中譯本。
  (台譯:「對某飛行員的追憶」)

  這書在2008年中廣受各方讀者好評,不管是ラノベ杯跟「このラノベがすこい!2009」中都可以看見這玩意兒,說實話,我對這本書也滿期待的。就一本完結的篇幅來說,讀後我也感到很滿足。

  戀愛題材方面,這書實在是王道老梗的集合體,不啻是身分懸殊的男女主角,貴族聯姻中而被犧牲的個人意志,又或是二人相互吸引的過程與因素,每個環節都有說不盡的老梗氣息。但犬村小六選所用的素材,將這梗炒得清新可口(但不脫俗),若不是空戰+戀愛+架空歷史的組合,我想它的評價可能會三級掉吧。

  空戰的描寫大幅增加了這本書的可看性,敵我機體性能的差異,數量上的絕對不利,最後還有駕駛技量的差距,客觀條件上的種種不利配合查爾斯對戰況的認知與內心的獨白組合成一場又一場奇蹟似的脫逃戲碼,遍體鄰傷的主角威能*,伴隨著條件限制(閃躲)的環境下更能表現出其空戰的臨場感與精采程度。

  (不過我對飛機一無所知,所以作者若有描寫上的不適切與錯誤我也沒那個能力指證就是了……)

  收尾的終章點題,述說本書只是歷史(架空)上的一個故事,連帶地內文穿插地補充歷史評段的部分也變得不那麼突兀,這種手法滿妙的。若用兩人的離別作結(不否認那離別的場景收得很漂亮)有種搔不到癢處的失望,終章透過那故弄玄虛的寫法反而更凸顯了這段戀曲的惆悵。

  確實不賴。

  *遍體鄰傷的主角威能:個人自用詞,用來形容主角越挫越勇,越戰越強的爆氣行為。

2010年1月5日


  遊子思鄉,在高雄漂泊的那一個月多多少少能夠了解這種感受,我並沒有大徹大悟到懷念起故鄉這塊土地,對於「無家可歸」的心酸則稍有感觸。

  即使靠著一張地圖和自己的雙腳努力不在高雄迷失,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找不到一個可以安穩休息的地方,即使輾轉在親戚、朋友家借住,甚至到旅館投宿,果然也沒有在家中時來得自在。

  隻身在高雄街頭迷走遊盪時,帶著個人行李到處移動,累了也不知該到何處休息,總是不免有「真不方便」的牢騷,當街燈亮起後偶爾也會感概孤單一人的事實。千頭萬緒換來一身疲憊,煩惱今晚該停留何處,體悟單人行的寂寥。

  想想,還是有家最好。

偏好


  故事的種類各式各樣,不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像某V氏友人喜歡風格特異走偏鋒的作品,某m氏友人愛吃甜食,某S氏友人跟V氏友人同一掛,某y氏友人對網小有一番研究等等……

  即使一開始飢不擇食,東西吃多了也會發掘出與自己波長特別相合的類型。

  最近複習了万屋直人的「旅に出よう、滅びゆく世界の果てまで」後驚覺自己的偏好是如此地簡單明瞭。節錄自書中的一段對話:

  少女「探しても見つからなかったら?」
  少年「『見つからなかった』って台詞は探すのを止めてからしか言えないよ」

  我想,這種精神正是我好球帶的正中心吧,這讓我回想起當初在閱讀壁井ユカコ所著的琦莉第八集,當哈維向近乎破損的下士說出『再撐一下。』時,我也有著類似的感受與感動。

  那應該是蘊藏在話語中透露而出的堅定才能引起我的共鳴。
  就是這種感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