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5日

英雄伝說六 空の軌跡FC

  Falcom軌跡系列的原點,空之軌跡FC,我打的是PSP版。

  如果指英雄傳說系列的話,我以前只打過四代的朱紅血,而且沒留下什麼好印象,三代白髮魔女打了沒幾分鐘就對戰鬥系統絕望,脫力的放棄了遊戲。所以我對英雄傳說系列並沒抱著多大好感,空軌剛出PC版時我視而不見,甚至中文代理後我也壓根沒想過要碰。

  現在?
  罪魁禍首是這個活動-「みんなで決めるゲーム音楽ベスト100」,簡單來講就是遊戲音樂界的人氣投票,目前舉辦到第四屆,空軌系列的音樂便有幾首是榜上常客,受此影響,我開始覺得有空來打一打這系列似乎不錯。

  那麼這次的體驗如何呢?普普通通吧,一個非常「古典」的作品。玩家覺得有問題的角色,覺得該發生事件了,覺得事件該轉折了,該怎麼怎麼了的時候,它就發生了。遊玩途中在劇情的安排上我甚至有在打朱紅血的錯覺。

  事件發生->想辦法解決->新同伴加入->過程中與當地居民交流->事件解決皆大歡喜->下一個城鎮,與新同伴道別->Loop

  多嘴一點,朱紅血也是這種構成。

  但是朱紅血有令人討厭的戰鬥設計,空軌沒有,而且戰鬥是能避免的,加上支線任務的設計,空軌FC並不像朱紅血一樣讓我打完後留下深刻的不良印象。反而是PSP版的過長讀取時間讓我快發神經了。(幸好SC就沒這毛病)

  劇情上,FC只是個楔子,用一個大事件讓玩家認識角色而已,角色間的交流還太不足了,伏筆也都藏著不放。等打完SC後再重新檢視吧。

2011年7月1日

はたらく魔王様2

  小市民魔王大人第2集,不負眾望地向ラブコメ的路線上前進中。我實在是不太想跟上。

  我對有趣的感受性降低了?整本看完我就是覺得很無聊。第1集由題材帶出來的新意在第2集中只剩下疲勞的倦怠感而已。勇者エミリア跟魔王サタン的關係維持在孽緣上沒多大改變,新角色鎌月鈴乃……打著正義旗幟的暗殺者的煩惱在「裝甲惡鬼村正」面前顯得黯淡無光,打工妹佐佐木千穗,老樣子魔王大人我喜歡你啊。其他約二名魔軍元帥,只有芦屋用中小企業的商業對抗來比喻勇者與魔王間的鬥爭講得滿有意思的。剩下的就是家計家計跟家計。

  第1集的後半透露出的訊息,魔王行善、教會行惡、勇者在一旁煩惱該怎麼辦。第2集依然沒什麼改變,只多加了天界的天使來展現壞壞的一面,人物的互動比起僵化的ラブコメ是有趣了點,不過也僅止於此。

  一味的在故事追求爆點與超展開當然是不好,這本書偏偏賣點又不是日常生活的小品故事,奇幻與現實世界的反差在第2集消失的幾乎無影無蹤(時代錯誤的鈴乃僅佔了短短一小篇幅),那我到底該在這故事中期待什麼……?

  ラブコメ?別笑死我了吧。

2011年6月29日

月光

  我猜如果是剛接觸輕小說不久的我看這本書大概會看得滿開心的

  間宮夏生著,第16屆電擊小說大賞最終審核作,書腰的宣傳詞為「一段由彆扭男孩和完美女孩合奏而成的殺人戀曲」,除了後面四個字下的太聳動以外大致上沒有錯。

  要找書類比的話,我會舉戲言系列吧,雖然沒有西尾式大量的吊書袋碎碎唸充斥在整本小說中,但是怪異獨特缺乏現實感的人物個性倒是相去不遠,冷眼旁觀看著世界的主角野野宮,完美、工於算計的女主角月森葉子、輕佻扭曲的刑警虎南、唯我獨尊的服務生鮫島末來等等。重復說一遍,如果是剛接觸輕小說不久的我看這本書大概會看得滿開心的。

  那麼現在呢?
  抱歉,我只覺得這群人的對談實在很做作,看著看著都快起雞皮疙瘩了。

  不能否認男女主角你一言我一語,藉對話相互刺探(攻擊)對方的互動方法是頗有意思的,為了白馬王子主動出擊、設圈套給人跳的月森葉子也很可愛,野野宮一副旁觀者角度的待人處事方式也不是不能理解。但是這都是單就形式上來討論。內容物說穿了便是我受不了一介高中生表現出一副看透世態炎涼的超然態度。

  說的最明白一點就是「這太中二了」,我已經沒辦法忽視/忍受在非得在日常生活中賣弄非日常的劇情了。

  p.s.封面圖是用日版的就不要太在意。

2011年6月28日

あの日見た花の名前を僕達はまだ知らない

  雖然說我平常小說看的比漫畫多、漫畫看得比動畫多,不過看看自己一篇動畫的心得文都沒有總是感覺怪怪的,好歹今年出了不少原創動畫作品,趁有心寫的時候來個一兩篇滿足自己一下好了。

  2011年春番,超現實靈異友情分裂復合劇「あの日見た花の名前を僕達はまだ知らない」,略稱「あの花」,計11集完。來個一言結論開頭「這不是感動我心的作品,但是我曾經落淚了。」

  解釋:這部作品的氣氛渲染力道強勁,瞄準了觀眾的眼淚作演出,好幾次ED曲的插入時機讓人為之鼻酸,但是我知道自己並不是因為深受劇情感動而流眼淚。說好聽一點是感人,說難聽便是矯情。可惜了我這次偏向後者。

  當初第1集的劇情推展讓我有了滿大的期待,但很可惜的是有些許橋段與角色的行動不斷地讓我產生「為什麼」的疑問。

  最大的問題便是設計了一位能干擾現實的幽靈めんま卻一直忍到故事後半才讓各成員體驗騷靈現象來實證めんま並非是妄想的產物,先前一堆能證明的時刻卻都隱忍不發,彷彿刻意不去破梗的心態究竟是為什麼?我自認對劇中人物的行為問為什麼是個很失禮的行為,但是疑問放著不管便猶如梗在喉,實在是很難過。

  另外藉這篇來聊一下我個人所謂感動然後落淚的形式好了。

  感動是累積出來的,以あの花為例的話,在騷靈事件確定めんま存在前,じんたん為了めんま所作的努力,與兒時玩伴慢慢地修補關係等等等都是累積的過程。

  接著是能量累積的引爆點,這需要觀眾對劇情的體悟與認同,但很可惜的,對我來說あの花中並沒有這玩意。在第11集用來引爆的手法是超平和バスターズ對過去悔恨的大告白,可是……這在先前劇情中不是點到為止(つるこ嫉妒あなる不然就是釋放出來了(ゆきあつ的變態行為、じんたん不想讓めんま成佛的心態)大概只有ぽっぽ執著地想超渡めんま有好好累積能量。

  即使缺乏能量也能讓觀眾落淚的方法是什麼呢?
  A:讓角色處在情緒起伏的情境下,能邊哭邊演更好。於是我們看見了樹下的告白信,看見了最後的捉迷藏,看見了めんま,看見了一個預期中理想的結局。誠實的坦白,這些橋段我的的確確都哭了出來。也許哪一天我忘光了劇情只挑這橋段來看,我還是會流淚。

  最後給個成功打動我的例子,光美SS,心得我曾經寫過了就不多說。

2011年6月21日

黑笑小說

  東野圭吾著,東野流黑色幽默三笑小說按出版時序排列:「怪笑、毒笑、黑笑」,為什麼我會先看黑笑小說而不是毒笑小說呢?

  A:因為這本書離我比較近。

  比起先前讓我讀得摸不著頭緒的怪笑小說,怪笑小說的黑色幽默讓我有種平淡無奇的感覺,黑笑小說的主題明確許多。開頭四篇連續描述出版業界毫無夢想的現實一面、之後幾篇跟性相關的主題、開自己玩笑的灰故娘白夜行版、父母為了孩子玩具苦惱的辛勞等等,看完一篇,都能露出微微的會心一笑。這本黑笑小說讓人滿足多了。也許要說東野在這本書內所反諷的對象我比較能體會的到吧。

  開頭四篇開出版業玩笑開之大讓人不禁覺得「東野你這樣明白寫沒問題嗎?」,過氣作家、多如繁星的新人獎、沒認清現實的新人作家、商業考量第一的編輯群等等,用句食夢者瑪莉內的台詞便是「夢もキボーもない(沒夢沒希望)」。恰好我先前看過一篇輕小說編輯在實務上的Q&A,在第二篇中新人作家不先跟編輯相談出書企劃就姿意地丟稿件讓編輯為難的事情還真有既視感。而東野似乎也藉這幾篇告誡自己不要丟了對小說題材的創意與嗅覺,免得變成出版社恨不得拋開的過氣作家。

  接著幾篇與性相關的題材:社會對「巨乳」的消費循環、外遇;還有對外界認知的異常……嗯這點在黑色幽默的題材上倒是頗常見,社會的畸形有時候是被藏起來,有時候只是大家選擇忽視而已。就像食品添加物一樣啊,有時候懂的越多越難過不是嗎?

  灰姑娘白夜行版沒讀過東野的作品「白夜行」感觸或樂趣便少了許多啊,光是篇名讀者就能了解東野在這篇要玩什麼把戲了。

  臨界家庭,一場玩具公司與家庭間的大戰,因為身邊有愛買玩具的朋友,這篇讀起來也是很有感受。所謂小孩子的玩具,可掏錢買的都是家長啊。

  最後用了一個溫馨的故事作結,嘛,挺好的不是。(笑)

在雨和夢之後

  柳美里著,台灣角川出版,若要問我為什麼會買這本書?我只是想看一點抒情又不要太過文學的新書時選上了它而已。畢竟背面的簡介上寫了「幻想系小說」這幾個字。

  看完後的第一個想法是「這劇情很適合拿來拍溫馨感人型的日劇」,然後查了一下資料才發現早就拍過了,只是劇情設定上有滿多的出入。

  那感想?

  溫馨感人型的作品我總是覺得書中的意圖明顯至極,就好像放了個陷阱等著讀者跳進來。上下交相賊,作者無意識地感動讀者,讀者不吝嗇地紅著眼眶,然後我只好用第三隻眼冷靜的把書闔上。

  不過這本書的女主角「櫻井雨」早熟卻愛鬧彆扭的小大人個性描寫的不錯,很有少女漫畫的主角格。……哎呀這麼一講我也覺得這本書的劇情頗有少女漫畫的風味,只差了個帥帥的男主角呢。

  偶爾偶爾看看這種書還是行的。

2011年6月20日

撃路崎真咲の密室プレイ

  歡呼,自買了這本小說後把它放在包包裡面過了半年以上,終於,我終於看完了。

  雖然說一開始買書的動機是為了松竜的插畫,對內容真要說有什麼期待也說不上來,可是實際拿到書的時候還是不禁嘆了嘆氣。掛了個密室プレイ的名字我以為好歹寫點怪力亂神懸疑推理,但實際上是化物語類型的相聲小說,對我來說是挑戰難度最高水準的ラブコメ。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作者相生生音在後記中明明白白寫著這本小說純粹用來殺時間,看完後什麼都不會留下,那麼我也什麼都別說了吧,事實上也記不太清楚了。

  稱讚一下,松竜的圖好棒,呼呼。